今年3月,一場知識產權訴訟結果受到了知識產權業內的廣泛關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對西安西電捷通無線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電捷通)訴索尼移動通信產品(中國)有限公司(下稱索尼中國)侵犯發明專利權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索尼中國侵犯了西電捷通無線局域網鑒別與保密基礎結構(WAPI)標準必要專利權,須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910萬元。西電捷通的專利價值得到凸顯。
“我們認為高價值技術是高價值專利之源,能夠保護高價值技術的專利才是高價值專利。”近日,西電捷通副總經理黃振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全球視野開展研發和參與全球技術競爭,需要高價值專利的支撐。
超前研發 贏得先機
早在2000年,彼時全球尚處于固定電話、尋呼機時代,電腦并未普及,無線局域網的概念離普通百姓十分遙遠。但在那時,西電捷通敏銳地意識到無線局域網將會成為網絡基礎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問題將是未來人們生產生活和網絡空間中的重大問題。“圍繞網絡安全,我們持續17年研發投入,探索解決包括無線局域網等在內的網絡基礎架構安全問題的根本之道。”黃振海說。
經過幾年的努力,西電捷通成功研發出了一項無線局域網網絡安全協議——WAPI(無線局域網鑒別與保密基礎結構),并被認定為全球兩項無線局域網安全協議標準之一。據了解,WAPI協議被我國采納成為國家標準,其核心支撐技術還被ISO/IEC采納為國際標準。在研發取得初步成功后,西電捷通在我國和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展開了專利布局,針對該技術提交了數十項專利申請并獲得專利權。“過去的十多年間,我們繼續圍繞WAPI技術開展持續研發,并陸續形成了大量專利,進而形成了WAPI技術的專利組合。”黃振海告訴記者。
“專利價值的實現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用’上,還應當通過積極有效的技術轉移、開放的專利組合授權讓‘產業鏈方便地用’。”黃振海表示,圍繞WAPI技術的專利組合,西電捷通已與全球信息通信技術(ICT)產業鏈的500余家廠商建立了密切合作,獲得許可使用的合作伙伴近70家。
“我們與業界廣泛分享創新成果,也獲得了眾多合作伙伴的認可,可以說,WAPI技術經歷了實實在在的技術、專利、產業檢驗,體現了它的應用價值。”黃振海介紹,從相關公開報道可以看到,截至2016年底,全球支持WAPI技術的芯片出貨量累計已超過70億顆,目前仍在以每年超過30億顆的速度發展,相關芯片已達到350多個型號,網絡側設備達到4000余款,移動終端超過9000款,是迄今被應用于芯片和設備數量最多的中國技術之一。
網絡源自連接,如何實現網絡的安全連接已成為全球性挑戰,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類似WAPI這樣的網絡安全基礎技術的價值正在全球范圍內贏得尊重。
持續創新 維護權益
事實上,西電捷通并不滿足于WAPI這一項技術成果,其不斷投入其他網絡安全協議技術的研發。目前,西電捷通已有20余項國際領先的網絡安全協議技術,涵蓋無線局域網、有線局域網、移動通信、近場通信、射頻識別等網絡安全領域,應用場景包括工控、金融、電力、能源、交通等行業,以及物聯網、智能家居、車聯網、電子支付等,并積極展開專利布局。而來自西電捷通的安全協議技術國際提案也填補了我國在網絡通信、信息安全、自動識別等三個信息技術領域的國際提案空白。
對于市場中任何一個產品或服務領域,其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相應的技術來為這個產品或服務做貢獻,每一個環節都有自己的技術和相應的專利,這些技術都是具有價值的,為這些技術做出貢獻的企業都應該獲得相應的回報。網絡通信產業鏈具有顯著的全球化特征,因此,西電捷通的技術轉移和專利許可也是面向全球產業鏈條的。據了解,在全球合作過程中,西電捷通面對專利侵權,正在依法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創造“一個安全的創新世界”是西電捷通的企業愿景。黃振海表示,西電捷通將在基礎技術創新、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運營過程中不懈努力,為全球的網絡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知識產權報 記者 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