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正是根植于知識產權文化的沃土。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間,企業進行知識產權布局的意識越來越強,影視劇等文學作品中涉及知識產權的內容明顯增多,知識產權從業隊伍愈加龐大,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滿意度大幅提升……可以說,我國的知識產權文化正日益繁榮,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支撐。
“知識產權文化作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必需文化力量,它的中國實踐是傳統文化現代化轉型的重要文化創新。5年來,我國知識產權文化建設持續推進,呈現出‘現實問題、中國方案,著力當下、志向高遠’的工作特點。”華中師范大學知識產權研究所所長劉華表示。
建體系:“大宣傳”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文以化人,德潤人心。5年來,知識產權文化宣傳力度不斷加大。“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軍營、進市場”,知識產權新聞宣傳工作大放異彩。
“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知識產權‘大宣傳’的工作理念,在加強重大活動的宣傳策劃上下功夫,在完善上下聯動、左右呼應的工作機制上下功夫,在加強統籌協調、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宣傳資源上下功夫,共同下好全國知識產權新聞宣傳工作‘一盤棋’。”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時代,隨著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建立“大宣傳”工作格局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更是事業推進的需求。
為此,201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文化部等6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稱《若干意見》),指出知識產權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組成部分,為我國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工作規劃了路線圖,明確了時間表,布置了任務書。
“大力弘揚‘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觀念,有助于增強公民文明素質,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有助于營造公平競爭、誠信經營、創新發展的市場經營環境,維護公平有序的競爭秩序;有助于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發展中國特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有助于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若干意見》充分論述了加強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在《若干意見》的總體部署下,5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與中央部委、中央媒體的合作力度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領域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等宣傳資源得到進一步統籌,國家和地方各級宣傳工作的協調聯動進一步增強,知識產權系統“大宣傳”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切實提升了宣傳實效。
“‘大宣傳’工作格局的建立,使上下聯動更便捷,有助于全國統一行動、精確發力,充分實現了宣傳工作的放大效應。”上海市知識產權局有關工作人員認為。
搭平臺:品牌宣傳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
今年4月,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期間,國務委員王勇出席宣傳周啟動儀式,來自13個國家近3500人次參加了2017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高層論壇;9月的第八屆中國專利年會,吸引了逾10個國家的8000余名代表到會。
5年來,全國知識產權系統進一步打造了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中國專利周、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高層論壇、中國專利年會、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等活動平臺,擴大了知名宣傳品牌的國際國內影響。此外,中國知識產權橫琴論壇、中國商業秘密保護高峰論壇等宣傳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影響和吸引了更多公眾關注知識產權。
從手機芯片到專利藥品,知識產權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密切相關。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的今天,知識產權制度保護和激勵創新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地位更加突出。“要在全社會厚植知識產權文化,讓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公民都認識到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這也是歷年開放日活動一以貫之的使命擔當。”第17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當天,一家企業負責人在國家知識產權局開放日活動現場表示。多年來,一批又一批社會各界代表在開放日活動中走進國家知識產權局,了解國家知識產權局,見證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軌跡。
與此同時,全國知識產權系統還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報刊等媒體加強日常宣傳,通過編制文藝讀本、宣傳片等知識產權宣傳品服務并影響不同的群體,通過舉辦海報征集大賽、公益廣告征集大賽等活動調動公眾關注知識產權的積極性,全面推動促進知識產權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
“知識產權公益廣告征集大賽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還影響了眾多參與活動的組織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今年進入復評的公益廣告作品,其網絡投票數達3000多萬。廣電系統多數人員最初對知識產權并不了解,幾年下來,他們不僅更加關注知識產權,還主動參與到宣傳和報道知識產權的活動中來。
抓教育:各層級知識產權教學有效推進
在日前閉幕的第32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來自重慶南開中學的潘映昆同學展示了他的創新項目“利用高鈦礦渣制作具有凈水功能的透水磚”,該項目已經獲得重慶某建材公司認可,并已正式簽訂專利申請權轉讓,轉讓金額達200萬元。獲此佳績,潘映昆要感謝的,就是學校和老師提供的幫助。原來,該校不僅開設了知識產權課程,還針對有個性化需求的學生進行實踐指導,一大批異想天開的創新點子在這里得到孵化。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大膽創新,則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根基健旺。為讓青少年從小就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意識,自2014年起,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教育部門大力開展知識產權教育,截至目前,已評定兩批共60所全國試點學校,評定省級試點、示范學校870余所,參與師生近百萬人,初步形成了“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良好局面。
“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示范工作的政策目標在于,其立足于以今天的知識產權基礎教育質量,來提升明天的知識產權文化品質,倡導在中小學現行教學活動中融入知識產權價值觀啟蒙及創造力培養的素質教育內容,以彌補社會教育不足和知識產權意識有待提升的現實問題。”劉華認為。
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成果豐碩,高校知識產權學科建設佳績頻傳。在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的2017新生開學典禮上,首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培養知識產權法碩士項目、國家“一帶一路”知識產權碩士項目正式開班;近日,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等三個機構達成共識,決定設立“知識產權學科建設教育基金”用于支持知識產權學科建設。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有近百所高校增設了知識產權本科專業,30多所高校設立了知識產權學院。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5年來,知識產權文化活力迸發,知識產權文化魅力生長,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人們堅信,只有擁有深厚的知識產權文化積淀,才能具備長久屹立的創新精神支撐,才能擁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魂。(知識產權報 通訊員 盧學紅)
【編后】
回首砥礪奮進的5年,描繪五彩斑斕的畫卷,本報“砥礪奮進的五年”專欄截至今天告一段落。本欄目自開設以來,以飽蘸濃情的筆墨,深情禮贊5年來知識產權事業在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熱情謳歌知識產權為經濟社會發展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及做出的重要貢獻,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在喜迎十九大的特別時刻,我們將再接再厲,在新起點上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