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這為我國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重要指南。”近日,黨的十九大代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宋魚水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這是一個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新時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特別是一視同仁保護中外企業及權利人知識產權合法權益,對于我國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宋魚水表示,走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踏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希望能夠為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加公正的司法裁判,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充分感受法治中國的公平正義。
精益求精的法官
“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是黨中央部署的重大司法改革,也是為了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努力為改革開放營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在宋魚水看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是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陣地,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
回想起作為一名知識產權法官的成長之路,以及她在職業生涯中創造的許多個“第一”,宋魚水感慨萬千。一次,當時身為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的宋魚水,親自帶領法官團隊處理了一件頗為棘手的案件——北京一位知名學者訴一家數字圖書館著作權侵權案。當時,相關案件的司法審理幾乎是一片空白,她帶領大家一起查資料、找依據,召開專家論證會,為主審法官審理案件提供多方面的大力支持。最終,法庭判決該數字圖書館構成侵權。此案作為國內法院系統有開創意義的典型案例,入選當年全國十大著作權侵權審判案例。
在宋魚水的職業生涯中,《十送紅軍》著作權糾紛、高考試題著作權案、奧運口號著作權案、王老吉訴加多寶案等重大、疑難、新型案件,無不凝聚著她的心血,而且使雙方當事人都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正義。無論原告還是被告,幾乎都對她有口皆碑。多年來,她公正高效地審理了各類民商事糾紛案件1500余件,其中500余件屬于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而心中始終裝著當事人的她,在維護法律尊嚴的同時,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讓當事人花最少的代價,解決最頭痛的問題。
如今,即使宋魚水在業務領域已經是知識產權糾紛審判的專家,但她始終保持一種謙遜學習的心態。遇到疑難案件,她會找法官們一起組成合議庭研究、審理,在審判領域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她經手的案件,每一個判決、每一份文書幾乎都是精品。她認真負責、不懈追求的工作態度,不僅成就了一份份精品案件,也被當事人譽為“辨法析理,勝敗皆服”的好法官。
“作為一名黨員,不僅要把黨的政策方針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也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黨增光添彩。”宋魚水始終這樣認為。
善于思考的學者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幾年來的運行,對法官的專業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同時,我們的審判水平要盡快向發達國家看齊,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對于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建設與管理,宋魚水有著更為深刻的思考。盡管日常工作事務繁忙,但她多年來養成的善于思考的習慣卻從未改變,對于法學理論的鉆研、實踐經驗的總結使她的職業生涯不斷收獲豐碩的果實。
宋魚水是一名有心人,她在不斷進行司法實踐探索的同時,也注重理論總結梳理,不懈鉆研審判前沿問題。她撰寫了《論調解藝術》等著作,不僅得到業內好評,還獲得了調解技能與調解藝術學術研討會一等獎。她帶領法官團隊編纂的《“數字圖書館”著作權糾紛的調研報告》獲得第二屆北京政法高層次人才論壇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她編著的《辨法析理,勝敗皆服——主審法官宋魚水司法判例點評》《互聯網的理性和秩序》《知識的力量》等多部作品,都成為業內學習的范本。
這些年來,宋魚水先后榮獲了審判業務專家、人民滿意的好法官、中國法官十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四青年獎章、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國改革開放30年女性新聞人物等眾多榮譽稱號。她的先進事跡還被搬上銀幕,成為電影《真水無香》中的原型人物,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對于黨的十八大以來知識產權領域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宋魚水的感觸尤為深刻。“國際一流的裁判水平、一流的研究水平、一流的審判團隊、一流的公正廉潔形象,是我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奮斗目標。”宋魚水表示,“要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懈奮斗,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法治中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知識產權報 記者 趙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