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站訊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知識產權局在南寧組織召開廣西知識產權區域布局試點工作研討會,會議總結了廣西知識產權區域布局試點工作進展情況,交流和探討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研究部署下一步如何推進知識產權區域布局試點導向目錄編制工作。
一年多來,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及自治區領導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各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廣西知識產權區域布局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數據資源基本摸清,完成《廣西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監測報告(2016)》《2015年廣西區域產業及專利對應情況初步分析》等報告;與產業、科技、教育的匹配關系基本明確,通過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權重的確定、區域知識產權能力綜合評價、空間集聚效應分析、空間依賴分析、空間網絡分析、耦合協調度分析、灰色關聯分析等九個步驟,明確重點領域和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及定位;制定科學評價體系,確定創造潛力、創造能力、運用能力、運用需求和保護管理五大模塊的評價體系,利用空間匹配分析,提出以專利資源為中心,引導其他資源在區域優化配置導向目錄;導向目錄框架基本形成,根據知識產權、教育、科技資源與對應優勢產業的空間分布情況,形成適應于優先發展產業的知識產權資源導向目錄框架;可視化平臺搭建基本完成,與中科院地理所對接,獲悉了廣西14地市、北部灣經濟區、西江經濟帶和貴西資源富集區的地理區域圖信息,從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志和植物新品種五個模塊,展現了14個地市和經濟區域的重點產業、質量指標及耦合系數、專利分布、專利權人TOP10、產業分布TOP10。
下一步,廣西知識產權區域布局試點工作將緊密圍繞“兩清兩定”的定位,當好知識產權資源的“賬房先生”,厘清知識產權資源與產業、教育、科技等資源的關系,為編制導向目錄提供科學依據,將國家的分析指標體系與廣西實際結合起來,通過運用科學分析模型支撐研究水平,多渠道深入調研,發現問題、修正研究方向和思路,豐富成果形式,既要在面上出臺區域規劃,又要在點上重點發力,爭取年內發布知識產權區域與產業導向目錄,推動廣西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知識產權區域布局整體優化,為推進特色型知識產權強區建設,加快廣西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廣西壯族自治區知識產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