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劉春田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做事無論大小,都要靠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地干出來,這是一條質樸的哲理。作為中國知識產權高等教育的開拓者和中國知識產權法學學科帶頭人之一,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劉春田的事業主線簡要至極——從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開始,他的學習和工作經歷始終未曾離開這里,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與很多人的多變人生、輾轉周折所不同,劉春田生活中這條簡要至極的主線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綿延了40年的時間。滄海桑田間,劉春田始終堅定奮斗在知識產權教學研究一線,為莘莘學子授業解惑,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奔走呼號,在希望的田野上守望。
踏上知識產權之路
劉春田生于1949年,是共和國的“同齡人”,1966年便高中畢業。然而,由于歷史因素使劉春田未能立即走入大學。其間,劉春田先是赴山西晉北地區插隊,又來到太原鋼鐵公司工作,此后又在北京市物資局汽車修配廠工作。1978年,對史學有濃厚興趣的劉春田參加高考后,如愿收到了中國人民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然而,在招錄的專業一欄,通知書上印著的卻是政法專業。
原來,當時主管教學工作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主任張希坡翻看檔案,覺得劉春田是個“好苗子”,便把他招進了法律系。適逢當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做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抉擇,并確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十六字方針,讓每一個青年學子對國家的法治建設滿懷憧憬。這促成了劉春田留在法律系,開啟了求學生涯。
“恢復法學高等教育伊始,擔綱主講的教師都是頂尖學者、學科帶頭人,每聽一門課,就打開法學殿堂的一扇窗,看到新的世界。”劉春田說,在一眾法學大家中,教授佟柔講授的民法課程最能引起自己的興趣,寬闊的學術眼界、儒雅的教學風格以及佟柔所描繪的民法作為“萬法之母”的宏偉藍圖,使劉春田在結束本科學業報考研究生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民法,投入佟柔門下。
1985年,畢業留校的劉春田按照學校安排,赴南京參加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開辦的為期20天的學習班。彼時,中國法學界對于作為民法重要組成部分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知之甚少。“知識產權學科只有朝陽、沒有落日,知識產權與人類進步如影隨形,生生息息、永不落幕。”劉春田說,抱定這樣的理念,他回校后積極與校方、院方溝通,在當年為本科學生開設了36課時的知識產權法課程,成為了在中國首批開設系統知識產權法課程的老師,就此踏上知識產權教研之路。
開創教學研究先河
1985年,36課時的知識產權法課程開課后,收到了超出預期的良好反響,人大法律系的學生們紛紛表示很愿意上這門課程。就在這一年年底,時任WIPO總干事的阿帕德·鮑格胥委托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專利法起草小組成員郭壽康致函中國國家教委,建議中國建立起正規的知識產權研究和教育體系,大力開展知識產權高等教育。隨后,WIPO代表團在訪華期間又與國家教委就此事進行了會談。
劉春田收到了學校的通知,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的代表,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院校的代表一道參加了國家教委召集的關于開展知識產權高等教育的座談會。“這次會議確定,要在北京建一個知識產權教學研究中心,在西北、華中、華東各建一個分中心,開始在中國高等教育中開展知識產權教學研究工作。”劉春田說。時至1986年,國家教委最終發文確定,在中國人民大學設立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
同年,在國家教委高等教育專業目錄制定工作會議上,國家教委將知識產權法列為法學本科專業,招收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并于1987年由中國人民大學率先招生,正式創辦了新中國的知識產權專業。此后,我國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包括博士、碩士、本科(第二學士)在內的知識產權高等教育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6年中國人民大學設立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的同時,我國最早的知識產權法教材也應運而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鄭成思主編了《知識產權法通論》,劉春田與另外一位人大教授趙秀文則分別主編了《知識產權》和《著作權》兩本教材。此后20多年中,教育部組織編寫的各類知識產權法的全國通用教材,多聘請劉春田主持編寫,他主編了《全國高等學校知識產權法教學指導綱要》、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知識產權法》、全國成人高等教育法學專業《知識產權法》等。
辛勤耕耘三十余載
伴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制定工作也紛紛上馬。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劉春田也先后參加了著作權、商標、專利和反不正當競爭等多個知識產權領域法律法規的起草和修訂工作,其學術觀點也屢被采納。
“知識產權法律學科的建設任重道遠。”劉春田說,知識產權法學要進步,必須突破注釋法學的藩籬,從基本概念做起,運用理論、科學的方法構建知識產權法的學科體系。在三十余載的教學生涯中,劉春田一直在積極實踐,探索構建有中國特色和中國風格的知識產權法學體系。
寧拙毋巧,從容淡定的心態;一絲不茍的治學態度,不計名利的實干精神;學術領域只服從真理的科學精神……辛勤耕耘三十余載,劉春田最為自豪的,是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知識產權法學學子從中國人民大學走出,在學界、企業、律所和政府部門里發光發熱。許多畢業生也非常看重在自己的簡歷里寫上這樣一句介紹:“本人師從劉春田教授……”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劉春田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的第40年。在劉春田從業至今所獲得的眾多獎項中,有一個獎項格外引人關注。今年9月,美國商會在華盛頓隆重舉行年度知識產權杰出成就獎頒獎典禮,劉春田獲得知識產權教育杰出成就獎,這也是自該獎項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中國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專家。“他是中國發展知識產權高等教育研究的先行者,秉持進步觀念,具有全球視野,他在最新的著述中倡導將知識產權看作實現人類理想的基礎,倡議通過修訂民法典而提升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我曾得到機會,親睹劉春田教授作為知識產權合作對話的共同主持人時所表現出來的令人驚嘆的組織能力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承諾。”頒獎嘉賓的一席評語,詮釋了這位知識產權學者的風采。(知識產權報 記者 張海志 崔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