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北
11月30日,河北省(張家口冬奧)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崇禮分站正式揭牌成立,進一步加強張家口地區專利與奧林匹克標志的保護力度,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這是第十三屆中國專利周河北地區的活動之一。
專利周期間,河北省知識產權局聯合全省11個設區市、雄安新區和2個省直管縣開展多項大型活動。在通過自辦網站、微信和相關新聞媒體營造專利周氛圍的同時,石家莊市知識產權局召開專利導航計劃項目推進對接會;保定市知識產權局為省級專利獎獲獎企業頒獎,并配套發放市局獎勵資金,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廊坊市知識產權局開展“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務”活動,面對面幫助企業挖掘專利資源;衡水市知識產權局組織特色產業專利分析評議成果座談會,解決創新主體在知識產權運營中的實際問題;秦皇島知識產權局開展專利行政執法檢查,以食品、醫療、家電、兒童玩具等民生領域為重點,檢查商品專利標記、標注情況,查處假冒專利和專利標識不規范行為。(知識產權報 通訊員 焦力強)
山 西
11月29日,在第十三屆中國專利周山西地區活動啟動儀式上,山西省知識產權專利交易簽約儀式和山西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簽約儀式相繼舉行,拉開全省專利周系列活動的帷幕。
專利周期間,山西省知識產權局組織相關企業、院校、科研院所及發明人參加線上線下專利展示交易活動,積極開展項目對接;舉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題講座;組織相關專家進企業、進校園、進園區,普及專利知識,宣傳知識產權法律和相關政策。同時組織指導各地市開展活動,實現多地、多網、多媒介聯動,營造強化知識產權運用的濃厚氛圍。(知識產權報 通訊員 王洋)
上 海
11月30日,以“知識產權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專利周上海地區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在活動啟動儀式上,上海市知識產權局與10家銀行共同簽署《促進上海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戰略合作協議》,并進行了“上海市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聯盟”揭牌儀式,為深化上海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提供助力。
專利周期間,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圍繞“宣傳專利獎勵成效、推進知識產權運用、開展知識產權政策宣講、促進知識產權服務對接”的要求,組織開展專利審查實務與專利信息運用培訓會、十二省市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協作會議暨簽約儀式、上海市知識產權服務業規范經營和技能提升培訓班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培訓,并開展線上知識產權成果展示等活動。(知識產權報 通訊員 章志祥)
江 西
本報訊 12月3日,第十三屆中國專利周江西地區活動啟動儀式在江西省贛州市舉行,江西省2019年專利周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專利周期間,江西各地市舉行了一系列活動,贛州市舉辦全市科研院所知識產權成果展和專利技術運用轉化對接會,贛州市科研院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企業代表參加;九江市召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銀企對接會,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此外,全省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走訪調研省內有關企業、高校等創新主體,了解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相關需求,開展政策宣講。(知識產權報 李鐸 黃星)
河 南
11月29日,第十三屆中國專利周河南地區活動啟動儀式在河南省洛陽市舉行。
專利周期間,河南省知識產權局組織召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與專利戰略座談會、生物醫藥產業專利布局研討會、專利導航實戰培訓班、產業知識產權聯盟成立暨專利導航項目成果解讀會、企業知識產權風險控制與管理研討會、貧困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巡講暨知識產權金融扶貧對接等一系列各具特色、形式多樣的活動。(知識產權報 通訊員 李建偉)
廣 西
12月2日,第十三屆中國專利周廣西地區活動啟動儀式在廣西知識產權交易中心舉行。啟動儀式上,廣西壯族自治區知識產權局與交通銀行、光大銀行等金融機構簽署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銀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廣西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向縱深發展,同時廣西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信息發布平臺也正式上線啟用。
專利周期間,廣西地區緊密圍繞“知識產權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舉辦先進制造專利技術網絡展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研討會、企業知識產權直通車保護服務等活動,并組織開展知識產權政策宣傳、舉辦專利糾紛調處能力提升培訓班等。(知識產權報 通訊員 周惠)
重 慶
專利周期間,重慶市知識產權局圍繞“知識產權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題組織開展了80項豐富多彩的活動。
據悉,重慶市知識產權局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知識產權聯盟活動、“知識產權政策進企業、進高校、進園區”活動、專利周線上宣傳專題活動和知識產權運營對接活動等;此外,還邀請市內外主流媒體對主要活動及企業典型案例進行宣傳報道,營造專利周氛圍。各區縣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結合地方產業特色和知識產權工作實際,圍繞高價值專利培育、質押融資、專利保險、產業專利導航、知識產權貫標、優勢企業培育等重點工作,采取宣傳展示、政策宣講、培訓交流、服務對接、展示交易、聯盟沙龍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知識產權報 通訊員 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