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全國兩會四川代表團媒體開放日前夜,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市長羅佳明和同事們連夜奮戰,只為給三月的北京帶來來自眉山的春意。 “老鄉讓我給大家帶句話:種植柑橘有搞頭,返鄉創業有干頭,鄉村振興有奔頭!”會上,羅佳明向大家展示了一種清香四溢的橘子,邀請與會代表和媒體品嘗。剝開橘子,果肉豐盈,柔軟多汁,甘甜怡人,入口細膩,竟比發言的羅佳明本人還要“搶鏡”。 羅佳明口中的“老鄉”,是眉山市丹棱縣順龍鄉幸福村4組果農黃樹成。老黃原本在外打工,每天風里來雨里去,年收入卻只有區區幾萬元。隨著眉山大力發展地理標志產業,老黃也回到家鄉,開始種植地理標志產品——被羅佳明帶上全國兩會的丹棱橘橙。現在,他年收入達到十幾萬元,還可以與家人共享天倫。 羅佳明告訴本報特派記者,目前,丹棱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橘橙生產基地之一,清見、春見、愛媛、春香……這些優質橘橙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眉山春橘”。眉山市大力推動地理標志產業發展,強力推進晚熟柑橘100萬畝基地、100億元產值、帶動100萬人增收的“三百工程”,實施苗木繁育、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全環節扶持,打造“眉山春橘”區域地理品牌。2018年,眉山市柑橘面積達到98萬畝,產值突破86億元。 “實施地理標志保護對區域品牌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和保障作用。”羅佳明告訴記者,注冊了地理標志的丹棱橘橙廣受市場歡迎,“銷售農特產品最怕被仿冒,影響產品美譽度,因此我們高度重視地理標志的知識產權保護,也為企業和果農保護自己的品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羅佳明介紹,“眉山春橘”的發展是眉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眉山還以傳承和創新本土鄉村文化為手段,挖掘竹編、嗩吶等傳統農耕文化,培育一批鄉村文化品牌,打造“有底蘊”的新鄉村。“我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牢牢把握鄉村振興總體要求,統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振興’,精準推進脫貧攻堅。”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羅佳明繼續提交關于保護知識產權和鄉村振興的議案。“我們要繼續實施地理標志保護工程,推動柑橘產業發展,創新打造有產業、有顏值、有底蘊、有秩序、有保障、有活力的‘六有’新鄉村。”羅佳明說。(知識產權報 特派記者 孫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