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品牌打響了,不良商家卻坐享其成,侵權成本低,讓侵權者肆無忌憚,而如果我們想要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維權,成本將會很高。”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盼盼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盼盼公司)執行董事、執行總裁蔡金釵一直在思考,如何讓跨省知識產權維權多走“網路”,少走“馬路”。 自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蔡金釵每年的提案都與知識產權維權相關。蔡金釵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介紹,隨著品牌做大做強,盼盼公司時常遭遇侵權事件,每年多達幾十起的跨省維權案件,讓盼盼公司頭疼不已。“跨省維權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取證。我們在取證時不僅經常吃閉門羹,還常常遇到侵權者早已將侵權產品轉移的情況。”蔡金釵介紹,盼盼公司面臨的另一大維權困難是各地判罰尺度不一,有些地區對侵權行為的處罰力度較小,當侵權的經濟處罰額度遠小于造假給他們帶來的收益時,不良商家就敢冒重復侵權的風險。 在蔡金釵看來,建立跨省知識產權維權機制,是解決上述難題的有效途徑。蔡金釵表示,要解決跨省協調難的問題,單靠企業自身的力量很難辦到,建議在加快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和布局的過程中,建立全國性的跨省維權協作調度機制。該機制須明確由國務院或相關部委統籌負責協調和調度,并整合產權保護行政執法主體的力量,將中央、省、市、縣四級知識產權執法主體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監管合力、打擊合力。當企業跨省維權時,各省區、各部門在該機制內消除地域和部門間的障礙,互相配合,協同執法,統一處罰尺度,對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進行追根溯源,斬斷利益鏈條,從而有效破解跨省維權協調難、取證難等問題,讓企業跨省維權便捷、高效、有保障。 “推進跨省知識產權審判機構建設對于有效打擊知識產權侵權有重要作用?!辈探疴O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了知識產權法院,司法保障機制不斷完善,建議根據各省區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和司法部門的工作量,進一步增加知識產權法院(法庭)在全國的布局,同時適當擴大知識產權法院(法庭)的管轄范圍,讓跨省維權有更好的司法保障。以福建為例,目前只有福州設立知識產權法庭,覆蓋范圍有限,而作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泉州,經濟總量在全國地級市排第六,民營經濟總量大,知名品牌多,侵權案件不少,建議在泉州增設知識產權法庭,進一步優化福建知識產權保護格局,有效降低企業跨省維權成本。 此外,蔡金釵建議,我國在“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平臺建設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打通各個數據閉環,包括融合各地已有的知識產權預警監測系統,加快構建國家知識產權電子證據平臺,實現知識產權保護監測、確權、維權一體化服務。同時,平臺可與國家信用體系形成數據對接,推動各省區共建、共享侵權假冒行為的“黑名單”,將“黑名單”納入失信主體管理,實施跨省區、跨部門的聯合懲戒,凡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在規定時間內不得再次經商。(知識產權報 特派記者 馮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