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國家知識產權局編制本報告。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全文內容包括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情況、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依申請公開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情況、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努力方向等7個部分。 一、總體情況 2018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積極落實《〈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國辦發〔2016〕80號),按照國辦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要求,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規范,以公開促服務,制定《國家知識產權局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全面推動政務工作統籌協調開展,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推進決策公開 一是積極推進重要政策決策全面公開,在局門戶網站及時公開知識產權服務民營企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案、實施停征和調整部分專利收費期間提前繳費、專利信息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公布《國家知識產權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在中國商標網主動公開《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三年攻堅計劃(2018-2020年)》、《關于簡化申請材料優化工作流程,縮短審查周期的公告》等商標領域重要政策文件公告,方便公眾及時了解掌握我局新政策新情況,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二是堅持規章、規范性文件出臺前征求公眾意見,主動向社會公開征集對行政復議規程(征求意見稿)、知識產權認證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辦法(征求意見稿)、專利代理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規章、規范性文件的意見建議,嚴格執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 (二)推進執行公開 一是結合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決策部署、《政府工作報告》分工任務,制定局2018年工作要點,明確黨組重點工作,并將目標任務、工作措施、責任分工、完成時限、細化方案等內容在局門戶網站或內網公開,接受社會公眾和全局干部職工監督。 二是按照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檢查、年底有驗收,既督方案、又督進度、更督效果的機制,每月檢查通報黨組重點工作落實和各類督查事項進展情況,每半年書面督查工作要點分解任務落實情況,定期召開督查協調會,在局內網公開各項工作任務落實進展,推動決策部署落地生效。 (三)推進管理公開 一是積極推進專利代理管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持續更新專利代理行政執法人員名錄庫和專利代理機構、專利代理人(檢查對象)名錄庫;1729家專利代理機構按期提交年度報告,79家未按期提交年度報告的機構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4家機構被列入首批嚴重違法機構名錄。 二是大力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共享工作,不斷強化案件信息公開工作的分級責任制,完善專利行政執法案件報送、執法人員信息管理、維權援助舉報投訴等系統,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公開和共享機制,實現信用信息跨部門共享和社會公開。 三是發布“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案、深化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專項整治工作通知、2017年度專利行政執法十大典型案例,組織開展電子商務領域、全國重點展會執法維權“雷霆”專項行動。 四是開展證明事項清理工作,對現行有效的涉及證明事項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梳理,確定符合文件定義的證明事項42項,其中建議取消或擬取消14項,建議保留或擬保留28項。 (四)推進服務公開 一是積極推進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在門戶網站政務服務平臺融入商標和地理標志服務內容,實現專利、商標和地理標志辦事事項統一門戶。公開專利申請受理審批、商標申請受理、專利代理人資格認定等1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編碼管理,配有相應的辦事指南。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的報名、考試成績查詢、證書申請,均已實現網上辦理。 中國商標網整合網上申請、繳費、查詢、公告、發文、回文、商標注冊證明公示等功能的新版網上服務系統上線運行,通過延長網上申請系統開放時間、試點電子送達系統、上線注冊證明公示系統、開放商標數據等多種手段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 二是積極推進實體業務大廳建設,專利業務受理大廳的服務窗口從19個增加至24個,窗口服務事項涵蓋全部專利審查業務。商標注冊大廳設置11個一站式綜合業務窗口,申請人可一號通辦。各業務大廳積極完善軟硬件設施,優化力量配置,規范服務行為,確保群眾和企業必須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只進一扇門”,切實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效率。 三是深化“互聯網+專利文獻”服務,通過門戶網站“文獻咨詢臺”解答公眾提問1200余條,專利文獻館、知識產權陳列館全年接待來館讀者或電話咨詢1225人次,受理各類專利檢索415人次,提供各類文獻2232件,接待國內外參觀來訪40批2000余人次。 四是管好用好熱線電話,對全局政務熱線電話進行梳理登記,健全群眾來電的受理、處理、反饋機制,強化接聽人員培訓和監督考核。全年共接聽各類熱線電話166.5萬次。 (五)推進結果公開 一是主動公開我局2017年度部門決算(包含經財政部批復的部門決算、“三公”經費、機關運行經費、政府采購信息、國有資產占用情況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等)和2018年度部門預算,預算支出細化公開到支出功能分類項級科目,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細化公開到經濟分類款級科目,并分析了預算增減變動原因。 二是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38個部門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對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三是發布地理標志產品受理、保護公告和專用標志使用核準公告,受理12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含2個國外產品),批準21個產品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核準88家企業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四是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充分發揮門戶網站在政府信息公開第一平臺作用,對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網、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進行調整整合,做好機構改革后劃轉我局的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網站的接續管理工作;認真落實政府網站域名管理要求,定期開展政府網站抽查,向社會公開抽查結果。 二、主動公開情況 (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2018年,主動發布政府信息共計674條。其中組織機構9條,政策法規12條,綜合政務17條,發展規劃3條,財政預決算2條,人事教育96條,專利管理53條,專利審批310條,文獻服務5條,專利代理19條,行政復議1條,集成電路64條,戰略工作5條,政策研究4條,地理標志和官方標志4條,建議提案辦理22條,商標公告48期。 (二)政府網站 2018年,政府網站發布信息總數247710條。其中,概況類信息更新561條,政務動態信息更新7776條,信息公開目錄信息更新336條;專欄專題維護數量57個,新開設9個;解讀信息發布109條,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59條;政務服務事項42項,可全程在線辦理政務服務事項36項,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服務平臺中提供的公共服務系統,公眾辦理各項業務的總量達1137.9萬件,各類留言辦理22783條,平均辦理時間為一天,征集調查期數19期,收到意見數量342條。 (三)新聞發布會 充分利用新聞發布會、政策吹風會等時機,主動向社會釋放信號。例行新聞發布制度逐步健全,局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第一解讀人和責任人”的職責。2018年,共舉辦新聞發布會10場,及時發布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最新進展情況,回應中美經貿摩擦相關熱點問題,準確傳遞權威信息和政策意圖。其中,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4場,局有關負責同志出席5場,場次、規格均創歷史新高。 (四)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報 2018年,共發布《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報》4期,涉及與知識產權工作有關的規章、公告、重要文件、統計數據等內容。 (五)政務微信 充分發揮局政務微信公眾號消息權威、傳播迅速、覆蓋面廣的優勢,全面做好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和辦事服務工作。2018年,政務微信公眾號共推送消息232期、913條,閱讀量達307.29萬次,關注人數超過13萬,增幅高達65%。 (六)輿情管理 對涉及知識產權重大政策、影響正確認識知識產權客觀規律等方面的政務輿情,做到及時預警、科學研判、妥善處置。重點對重組國家知識產權局、中美貿易摩擦中知識產權、高價值專利培育、商標質量提升等重要政策、重大熱點問題的輿情進行監測,及時跟蹤收集掌握社會突發知識產權熱點輿情相關輿情發展動態,形成應對建議方案,2018年,共編發各類輿情專報549期。 (七)其他公開渠道 主動通過中國知識產權報、知識產權年度報告、專利統計年報、中國知識產權年鑒、中國商標品牌戰略年度發展報告、中國商標年鑒等各種傳統媒介公布我局政府信息。此外,在受理大廳還設置公共計算機自助服務區,開設自助展臺,方便公眾查詢相關政府信息。 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 按照應公開盡公開的原則,充分運用政府網站、中國知識產權報專欄以及官微平臺向社會公開建議辦理情況和復文內容;不斷完善內部公開機制,規范公開流程。2018年,共承辦建議提案126件。在單獨辦理或牽頭辦理的67件建議提案中,共確定對外公開建議提案答復25件,比2017年增加11件,公開率為37.31%;在媒體上就建議提案辦理情況發布宣傳解讀文章數量1篇。 四、依申請信息公開情況 2018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94件,比2017年增加56件,增幅達147%,從申請主體上看,公民個人申請88件,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6件。從涉及內容上看,行政事務21件,專利業務43件,專利復審業務3件,商標業務15件,商標評審業務1件,地理標志和官方標志保護業務4件,其他業務7件,均按規定時間辦結。從提交方式上看,網絡申請68件,信函申請26件。從答復結果來看,結論為已主動公開并渠道指引的20件,依申請公開的20件,部分同意公開4件,不同意公開9件,不屬于政府信息21件,不屬于本機關信息3件,申請信息不存在9件,其他情形8件。 五、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2018年,我局在履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職能過程中,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申請事項提供政府信息未收費。 六、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情況 2018年,處理涉及政府信息公開的行政復議申請1件,做出維持具體行政行為1件。處理涉及政府信息公開的行政訴訟3件,一審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2件,裁定駁回原告起訴1件,進入二審程序2件。 七、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2018年,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強化公開意識、拓展公開范圍、健全公開機制、加強政民互動、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政府信息公開內容范圍、網上辦事服務優化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存在機構設置基本情況還不夠全面、重大政策解讀質量還不夠細化、法規文件下載渠道還不夠暢通等問題。 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標準和程序,建立健全各部門之間信息公開聯動機制;進一步豐富信息公開內容、拓展公開范圍;進一步提升網上辦事大廳、實體業務大廳服務能力和工作實效;進一步加大對信息公開聯絡員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通過多種手段措施,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