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大為我國穩步發展指明了方向,也讓我們更加明確了奮斗目標。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筆者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備受鼓舞。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這為新時期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知識產權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開創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新局面,不懈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近5年來我國經濟建設所取得的成就進行總結指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正是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構想下,我國著重培養重點領域的創新發展意識,不斷挑戰、不斷前行,才有了在上述領域的重要成就。其中,天宮和蛟龍,一個上天一個入海,使我國成為了擁有開發利用太空環境和深海環境能力的少數國家之一,極大地確保了國家核心利益的安全;而墨子號的量子通訊技術更是引領了量子通訊的發展,使中國走在了世界前列。這樣的成就,正是在過去5年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推動下得以實現。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倡導創新文化,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為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同時,十九大報告對于創新體系尤其是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此前的單一項目、單一產品的創新目標,轉變為體系化、有機化的創新體系,以此來打造戰略科技力量。而在建設創新型國家過程中,知識產權工作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一環。面對世界不斷創新發展的新形勢、新格局,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和效率,大力優化創新生態,調動各類創新主體積極性,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推進知識產權各項工作,大力培育和發展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促進我國各行業發展不斷轉型升級。
針對創新驅動發展和知識產權工作,十九大報告提出多項要求,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筆者將自覺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埋頭苦干,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奮勇前進。(知識產權報 李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