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1日的閉幕會上,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體制、積極促進科技開放合作……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在對規劃綱要草案進行審查討論時,涉及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工作的部署引起代表委員熱議。會后,如何貫徹落實規劃綱要的具體部署,再度引發代表委員關注。
在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制方面,規劃綱要草案明確要求,實施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加快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立法。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黑龍江團舉行的全體會議上表示,今后,檢察機關要以自身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更加注重依法懲治涉及高新技術、關鍵核心技術等侵害商業秘密犯罪;對各類市場主體加大依法平等保護力度,深化試點合規管理,營造更加風清氣正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甲天建議,我國應完善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司法有效銜接。
“規劃綱要對知識產權工作作出部署,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知識產權工作重要指示的具體舉措。‘十四五’時期,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主動選擇,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長陳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十四五”時期,上海將聚焦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市戰略綱要,全面提升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向基本建成制度完備、體系健全、環境優越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高地戰略目標加快邁進。
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以創新引領發展,是落實規劃綱要的關鍵所在,如何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保華建議,我國應進一步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完善科創人才和科技成果轉化扶持政策,營造鼓勵創新的輿論導向和制度環境。全國人大代表、榮昌生物制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威東建議,今后,我國應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并加強高端科技領軍人才引進和青年科技人才培養。
在產業層面上,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建議,為促進“十四五”時期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國應鼓勵以精準治療和臨床價值為導向的醫藥創新,將基礎研究、原始創新作為新基建投資重點領域,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突破技術瓶頸;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指導企業和科研機構有效防范和應對侵權風險。
“知識產權在我國發展中所占的分量越來越重,這對于助力創新、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等將形成有力保障。”全國政協委員、陜西天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祁志峰介紹,自去年起,他一直呼吁著力推動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希望以此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
“十四五”藍圖正徐徐展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知識產權工作不可或缺,必將助力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記者 馮飛 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