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下稱《綱要》)指出,要營造更加開放、更加積極、更有活力的知識產權人才發展環境。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趙雯建議:加快知識產權高端人才的培養。
“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特別需要擁有國際視野,具有豐富國際交流經驗和處理國際事務能力的知識產權國際化人才隊伍,以及知識產權審查、宣傳等各類基礎人才隊伍,然而目前人才缺口較大。”趙雯表示。
她向記者列出了一組調研得來的數據:目前我國設立知識產權本科專業的高校100余所,“十三五”期間,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共約69萬人,距離《知識產權人才“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到2025年,知識產權人才隊伍規模超過100萬人”目標差距較大。同時,當前僅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等少數高校開展知識產權方向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工作,具有國際視野、交叉學科背景的知識產權高端人才尤為缺乏。
“國際競爭空前激烈的形勢下,國家急需具有豐富國際交流經驗和處理國際事務能力的知識產權國際化人才,深度參與國際知識產權治理,應對知識產權國際競爭,捍衛國家利益與安全。企業急需大批有理工、管理、法律等學科背景的復合型高素質知識產權高端人才,提高知識產權自我保護與依法維權能力。”趙雯說。
“建設知識產權強國,亟待提高知識產權學科地位,改革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趙雯認為,高端人才培養應以《綱要》為指引,從國家層面健全頂層設計。應成立國家知識產權研究院,建設世界一流的知識產權智庫;將知識產權明確為一級學科,下分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服務、國際化與基礎5個二級學科,細化培養方向;逐步增加知識產權碩士點、博士點,擴大培養規模,以分級分類培養復合型、專業型人才為出發點,規范學科培養體系及相應的知識體系、教學內容、實務要求。
“我們應該堅持優增量與強存量并重,支持高等院校在知識產權高端人才培養中引入實務師資、增加實務教學、提高實務能力。擴大現有知識產權人才的繼續教育范圍,采取進修、培訓、輪崗等形式,幫助更新理論知識、提高實務能力。雙管齊下,盡快滿足現階段知識產權各領域、各環節、各層次對人才的需求。”趙雯表示。(記者 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