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對創新最大的激勵!”3月5日,聽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培育壯大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產業等內容后,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黨組書記,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趙輝感到創新發展的大環境越來越好了。
長期以來,四川積極發揮政策引領作用,就如何充分運用知識產權制度促進科技創新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一組數據顯示出四川過去一年知識產權助力創新發展的成效:在強化高價值專利培育方面,2021年,四川新建3個高價值專利育成中心,累計建成30個,圍繞重點產業領域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利和專利組合;在強化專利實施與產業化激勵方面,四川專利獎評選出65件獲獎專利,總數量達338件,推動了一批核心技術的轉移轉化。
如何更好釋放知識產權激勵創新的制度優勢?趙輝認為,可以在加強重點產業領域的專利集中審查,開展重大經濟科技活動知識產權評議、防范重大經濟科技活動知識產權風險,提高政府和市場主體科學決策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下大功夫 ,以引導、激勵、促進“真”創新,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保障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進一步凸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視新高度。“各個地方應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納入地方改革發展大局,進行全局謀劃部署、統籌推進。”趙輝表示。
以四川為例,近年來,四川知識產權保護能力持續增強,2021年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亮點頗多:成立一批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分中心,保護平臺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成立62家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省市縣三級同步發力的維權援助體系不斷完善;圍繞西部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建設,在6個地市開展了知識產權保護示范、知識產權保護水平評估、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3項試點工作;圍繞抗疫防護用品、食品、電子產品等重點領域,開展“鐵拳”“春雷”等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
趙輝認為,地方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應注重積極探索、持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政策;持續開展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專項行動,加大對綠色低碳產業等重點領域和科技創新關鍵環節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搶注、商標囤積等行為;扎實提升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能力;強化知識產權跨區域保護;加強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平臺和體系建設。
在促進知識產權運用方面,趙輝表示,地方應深化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行動和專利導航工程,強化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同時,積極構建一站式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為創新主體、市場主體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更好推動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