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下稱北京冬奧會)精彩紛呈,賽場內,冰雪健兒摘金奪銀,喜報頻傳;賽場外,“冰雪熱潮”燃動全國,冬奧知識產權保護作為一大熱點話題,熱搜不斷,頻繁“出圈”。這一股熱潮在北京這座“雙奧之城”涌動澎湃,延續到了今年全國兩會上,使得冬奧知識產權保護同樣成為代表委員們的關注焦點。
知識產權為何頻繁“出圈”?
呈現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是我國政府向世界許下的莊嚴承諾。而高水平保護冬奧知識產權,是保障賽會順利舉辦的重要舉措。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表示:“中方加強知識產權體系建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國在知識產權領域開展的工作、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和取得的成就,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教授馬一德向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表示:“北京成功召開了2008年的夏季奧運會,這次又成功舉辦冬季奧運會。作為‘雙奧之城’,北京市積累了很多經驗,對奧林匹克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所以說,奧運會不僅僅是一個體育盛會,也是一個知識產權運用、保護的檢驗大會。”
“谷愛凌”等商標惡意搶注被駁回;未經許可生產、銷售“冰墩墩”被判刑……北京冬奧會上,知識產權話題頻繁“出圈”的背后,彰顯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澎湃力量。在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背景下,我國從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多個層面,為北京冬奧會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化的知識產權保護網,不僅有力保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也促進了奧林匹克文化和精神的傳播與推廣。
為強化北京冬奧會知識產權保護,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方案》;國家版權局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北京2022年冬奧會“版權守護計劃”;國家版權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六部門成立冬奧會反盜版工作組,聯合開展冬奧版權集中保護行動。
截至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對71件奧林匹克標志予以公告保護,對北京冬奧組委提交的14件專利申請和315件商標申請予以保護。國家版權局開辟冬奧版權登記保護綠色通道,為涉奧版權作品提供快速便捷的版權服務。
“北京冬奧會上出現冰墩墩‘一墩難求’的盛況,這與執法人員嚴厲打擊侵犯奧林匹克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密切相關。”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北京冬奧會知識產權保護成果得到國際社會的充分認可和廣泛贊許,展現了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大國擔當。
“北京冬奧會在中國的成功舉辦,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信心決心和積極作為,同時也向世界展現中國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的實際成果,應該說是雙贏的結果?!瘪R一德表示。
冬奧留下哪些文化遺產?
除知識產權之外,本屆冬奧會還為全世界留下了眾多璀璨奪目的奧林匹克遺產,其中文化遺產是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傳統文化契合交融的重要產物,凝結了北京冬奧會的先進經驗??偨Y冬奧經驗,有利于推動中國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那么,北京冬奧會為我們留下了哪些文化遺產?
“北京冬奧會為中國乃至世界留下了永恒的冬奧遺產。我們要利用好冬奧遺產,傳承奧運精神,讓冰雪產業成為首都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依托功能區建設一批跟冰雪產業相關的產業鏈,增加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粘性,把京北冰雪生態旅游圈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勝地和文化名片?!比珖f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自北京冬奧會籌辦以來,冰雪產業正在從小眾消費逐步向大眾化消費邁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會長祁志峰介紹,自我國提出“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以來,大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不斷高漲,包括冰雪裝備研發制造、人才教育培訓、文化旅游等領域在內的冰雪經濟正式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我國可以借助成功舉辦冬奧會和消費觀念升級的重大機遇,開拓創新性思維,加快推動冰雪運動和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冰雪運動品牌,為冰雪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能,加快實現從‘冷資源’到‘熱經濟’的轉變,促進冰雪經濟發展?!逼钪痉褰ㄗh。
在馬一德看來,北京冬奧會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留下很多啟示,讓所有企業、所有公民都牢牢樹立了尊重知識產權的理念,為中國企業運用、保護知識產權提供了行動指南,也為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運用知識產權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提供了生動教材。
“擦亮‘雙奧之城’的世界品牌是一個長期且浩大的工程,要把其上升為國家戰略,上升為首都戰略定位框架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分。這項工作應該讓所有的人都參與進來,為打造冬奧品牌貢獻自己的力量?!边B玉明表示。(記者 馮飛 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