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邁入新發展階段,中國的知識產權事業將是怎樣一幅圖景?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下稱《綱要》),描繪出新時代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宏偉藍圖。
多點開花 筑牢發展基石
回顧往昔,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知識產權法規制度體系逐步完善,核心專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權、優良植物新品種、優質地理標志、高水平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高價值知識產權擁有量大幅增加,商業秘密保護不斷加強,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藝的利用水平穩步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效果、運用效益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大幅提高,涌現出一批知識產權競爭力較強的市場主體,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有力保障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我國排名由2013年的第三十五位升至2021年的第十二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是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具備了向知識產權強國邁進的堅實基礎。
多線并行 繪就建設藍圖
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顯。實施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回應新技術、新經濟、新形勢對知識產權制度變革提出的挑戰,加快推進知識產權改革發展,協調好政府與市場、國內與國際,以及知識產權數量與質量、需求與供給的聯動關系,全面提升我國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大力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對于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綱要》的出臺恰逢其時,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向知識產權事業未來十五年發展作出的重大頂層設計。《綱要》對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作出整體部署,明確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發展目標。
《綱要》強調,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和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建設制度完善、保護嚴格、運行高效、服務便捷、文化自覺、開放共贏的知識產權強國,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實保障。
《綱要》明確了四方面的工作原則作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行動準則。《綱要》提出,要堅持法治保障、嚴格保護,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權利人合法權益;要堅持改革驅動、質量引領,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要堅持聚焦重點、統籌協調,推動知識產權與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深度融合發展;要堅持科學治理、合作共贏,讓創新創造更多惠及各國人民。
《綱要》明確提出分階段發展目標,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與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深度融合發展。《綱要》提出,到2025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知識產權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到2035年,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躋身世界前列,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基本建成等。《綱要》還提出4項預期性指標,即到2025年,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3%;版權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5%;知識產權使用費年進出口總額達到3500億元;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件,集中體現了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主題。
《綱要》還明確了6個方面18項重點任務,這是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關鍵領域和核心環節。其中,《綱要》從建設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知識產權制度、建設支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激勵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制、建設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人文社會環境、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等6個方面謀篇布局,提出改革發展舉措,作出全面系統部署。
藍圖已繪就,實干正當時。在國家層面,國務院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實施年度推進計劃》;在地方層面,全國多地相繼印發省級綱要,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全國上下,貫徹落實《綱要》的熱潮蔚然成風。展望未來,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輸送不竭動力。(記者 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