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代表(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厲打擊惡意專利訴訟
隨著我國大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訴訟已經成為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存在部分企業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故意對現有技術提交專利申請,以進行惡意訴訟;或是低價購買他人淘汰的、即將過期、具有瑕疵的專利,通過惡意訴訟以索要高額許可費。此類行為違背了專利制度設計的初衷,極大破壞了國家鼓勵自主創新的氛圍。
對此,建議嚴格專利審查標準,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將惡意專利訴訟的當事人列為嚴重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追究惡意專利訴訟主體的民事侵權責任,建立對惡意訴訟的懲罰性反賠制度;由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不誠信訴訟“黃名單”和“黑名單”,提高惡意訴訟的門檻及成本,減少惡意訴訟;編撰惡意訴訟典型指導案例,統一“惡意專利訴訟”的審判原則;在專利法中建立對非實施主體(NPE)的差異賠償制度。
朱華榮代表(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完善標準必要專利沖突解決機制
標準必要專利在汽車行業的許可模式呈現新型化、復雜化等特點,與汽車行業慣例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需要構建公平、合理的標準必要專利沖突解決機制,促進不同產業間的良性互動和融合發展。
當前汽車行業存在的標準必要專利許可問題主要表現為:面向整車的許可模式不符合行業的許可慣例;許可費率不具有合理性;訴訟沖突頻發。對此,建議建立對標準必要專利運營平臺的備案機制并予以監控,對于擁有標準必要專利超出一定比例的專利池進行反壟斷備案;完善知識產權領域反壟斷指南,限制、禁止利用標準必要專利獲得市場支配地位,以不公平的高價許可知識產權;出臺相關指導案例,作為各地方法院,以及海外訴訟關于許可費率的計算方式等判決的參考依據,并完善關于禁令的司法規定;建立標準必要專利聲明前的必要性及有效性的審查機制,并授權經過認證的第三方開展審核工作,以提高標準必要專利的真實性比例。
蔡金釵代表(福建盼盼食品集團總裁):推動泉州知識產權保護升級
福建泉州多項知識產權指標位居全國或全省前列,比如,全市有效注冊商標量達72萬件,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年度專利授權量連續11年居福建省設區市首位。對此,建議對泉州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給予一定政策支持,指導泉州更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保護的頂層設計,強化全鏈條保護,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貢獻更多“泉州樣本”。
2022年6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2022年9月,泉州市政府隨即出臺相關政策,積極推動建設支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激勵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制、建設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人文社會環境。
建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可用好泉州獨有的品牌資源和僑商資源,立足泉州,鏈接東盟,持續強化區域內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
吳華俠代表(北京前門都一處餐飲有限公司都一處前門店副經理):建設數字化老字號博物館
老字號是數百年商業和手工業競爭中留下的寶貴遺產,具有獨特的品牌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在數字滲透生活、賦能生活的今天,老字號博物館主要限于線下建設和發展,展播內容不易“出圈”。對此,建議我國應加快建設國家級數字化老字號博物館,將老字號博物館集群搬上“云端”。通過數字技術,推動老字號博物館多樣化業務開展和大數據生產、傳播、應用,開展云典藏、云展覽、云交易、云美育、云場館等新業態,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新平臺。(記者 馮飛 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