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外發布《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22年)》、2022年中國法院十大知識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數據顯示,全國法院去年共新收一審、二審、申請再審等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2.61萬余件,審結54.33萬余件。
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介紹,上述案件主要呈現4個特點,即技術類案件持續上升,中西部等地知識產權保護需求強勁,知識產權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用進一步凸顯;互聯網審判機制不斷創新,智慧法院建設深入推進,司法便民利民機制持續健全;糾紛實質性化解持續加強,權益保障更加全面,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日益增強;審判重心有序下沉,法院管轄分工更加完善,知識產權案件審判質效穩步提升。
據悉,過去一年,全國各級法院持續加強與行政機關協同配合,充分發揮司法審查監督職能,加強司法審判與行政執法銜接協作,促進行政執法標準與司法裁判標準統一,推動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合力。其中,最高人民法院會同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推進業務交流、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與國家知識產權局、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知識產權鑒定工作銜接的意見》;與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意見》,提出健全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的13項具體舉措等。(記者 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