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建立市場導向的存量專利篩選評價、供需對接、推廣應用、跟蹤反饋機制”“基于企業對專利產業化前景評價、專利技術改進需求和產學研合作意愿的反饋情況,識別存量專利產業化潛力”。這些要求聚焦專利轉化前景的評估,強調站位產業化全流程研判專利轉化價值。
長期以來,判斷專利轉化價值主要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傳統資產評估方法如市場法、收益法等進行評價,評估結論主要立足于專利成果已經產生的市場收益;另一種是利用科技成果評價指標體系對專利成果市場收益進行判斷。對這兩種方式的“簡單套用”都不適用于專利轉化前景的判斷,實踐中往往造成較大的“價值偏差”。因此,亟需形成站在產業端、投資端視角識別專利轉化前景的評估方法。
湖南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在長期的轉化實踐中認識到,專利價值實現是典型的市場經濟活動,關鍵在于具備三要素,即“投資收益明確”“潛在風險可控”“價值認同達成”。在推動專利轉化的過程中,應充分展示專利轉化前景和潛在風險,以此力促供給端、需求端和服務端達成價值共識,有效提升專利轉化的成功率。
為此,湖南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研究形成專利價值評估“全域分析法”。該方法基于商業本質,對專利轉化“從0到1”商業化過程涉及的技術、市場、運營、法律、經濟等要素進行了全面拆解,歸納為社會各方關注的排他開發、技術潛力、量產可控、市場開拓、發展前景、投資回報、社會貢獻等7個模塊68項指標,大部分指標設計由經驗豐富的技術經紀人作出判斷。“全域分析法”的評估結論能夠較為全面地展示專利轉化前景、預期收益與潛在風險,形成轉化各方達成價值共識的基礎,以此實現專利轉化運用“看得透、談得攏、能落地”。
以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凝英科技)的專利價值評估實踐為例。凝英科技是一家新材料領域科創型企業,圍繞建材領域綠色轉型升級,研發形成了國內領先的低碳混凝土、低碳水泥、固廢摻合料系列技術。湖南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持續支持該公司布局高價值專利,并應用“全域分析法”對相關專利開展轉化價值評估,通過技術拆解、專利檢索、專家探討、信息分析、市場調研等方式,對68項指標進行確認、判斷和預測,形成價值評估報告。通過向社會資本推介專利價值,該公司陸續引入了千萬級的項目投資,實現了專利密集型產品穩定量產供應。在該案例中,基于投資視角開展專利轉化價值評估,進而推動產業化落地的做法,受到創新端與投資端的全面認可。并在產業化過程中規避了評估揭示的風險,實現專利快速轉化。
以“全域分析法”為內核,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加快研究制定湖南省地方標準《專利價值評估指南》,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制定了《長沙市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指南》,長沙市科技局制定了《長沙科技成果分類評價及轉化價值評估工作指引》,旨在通過推廣“全域分析法”,在本地區建立形成市場導向的專利價值觀,帶動專利轉化運用體系建設良性發展。
理論凝練于實踐,成為全新服務的基石。湖南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以“全域分析法”為理論基礎,開發出覆蓋專利轉化全流程的服務產品,比如,面向高校院所、科技型企業提供高價值專利培育指引及專利產業化前景分析服務;面向產業鏈、產業集群提供擬引進專利技術項目的價值識別服務;面向技術交易機構或金融機構提供專利價值評估分析報告等,獲得了創新團隊、高校和科研院所、投資機構、企業園區及產業鏈的認可。
接下來,湖南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將助力專利轉化全鏈條主體在“價值與風險認同”的交匯點上進行科學決策和精準運作,以此提升專利轉化的成功率,讓專利轉化運用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加速器。(湖南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董事長、總經理 吳勤,湖南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 甄彧)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原標題:全面拆解產業化過程 全域分析專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