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知識產權與產業協同發展,加速專利產業化進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是推動新型生產關系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措施。專利產業化進程中的堵點之一在資金鏈,表現為融資難、融資貴,致使專利產業化渠道不暢。為此,國家知識產權局等五部門近期聯合發布《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實施方案》,指出要強化知識產權增信功能,暢通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渠道,提高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效率和規模。
強化知識產權增信功能,旨在以知識產權提升企業信用,提振投資方對企業發展的信心,通過融通資金鏈,盤活知識產權資產,助推專利等知識產權產業化。知識產權增信有內外兩個方面的要素,一是知識產權內在質量,如高價值專利本身所具有的增信功能,可以提高融資規模;二是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外部條件,如通過優化服務提高專利轉化效率,增強專利對資本市場的吸引力。
強化知識產權增信功能,應著重質量增信,以專利的高質量、高價值提振銀行和資本市場參與的信心。專利通過產業化才能實現市場價值,而專利價值正是其具有增信功能的基礎。專利產業化往往不是一件專利的簡單轉化應用,更多體現為重點產業領域一批高價值專利組合的產業化。因此,中小企業若想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在發展中不能片面追求專利的數量指標,要篩選配置高質量專利或專利組合實施產業化。這些高質量專利往往與產業發展協同,是產學研深度合作的成果;能產生品牌效應,形成可預期的專利密集型產品;能通過專利池、專利開源等新模式形成知識產權協同發展機制。如果作為融資標的物的專利或專利組合,能夠彌補共性技術短板,具有行業領先優勢,有望成為標準必要專利并增加創新主體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機會,則其在知識產權金融領域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強化知識產權增信功能,還當以全面、精準的服務為投資方提供參與融資的便利條件。通過優化知識產權服務,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消除資本市場顧慮,提升知識產權增信的重要舉措。在實踐中,建議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圍繞專利產業化全鏈條,匯聚咨詢、培訓、檢索、分析、評估、交易等服務資源,疊加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健全專利產業化服務體系,建立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降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的風險;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的作用,提高對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的影響力,促進企業與資本對接,拓展融資渠道;強化相關政策支持,建設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有效利用區域性股權市場等投融資平臺,為知識產權金融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教授 劉春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原標題:強化知識產權增信功能 加速專利產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