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來,浙江大學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連續多年為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提供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目前,實驗室圍繞“雙碳”戰略目標,在新型生物質能、固體廢物清潔利用領域形成堅實的知識產權保護壁壘,并加快了高價值專利的培育與孵化。
“信息服務清潔能源,助力國家雙碳戰略”,中心開展的這一項目成功入選2023年全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優秀案例。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浙江大學王樹榮教授希望,多元融合、滿足個性需求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為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更大助力。
創意世界:請介紹一下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基本情況。
王樹榮: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前身為1993年成立的“潔凈燃燒技術國家教委開放研究實驗室”,2005年科技部批準建設“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2023年科技部批準建設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面向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的國家重大需求,聚焦煤炭燃燒過程低碳、高效、清潔及資源化的關鍵科技問題開展研究,為能源高效清潔利用重大工程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構建新工藝、新技術與新裝備支撐的煤炭清潔燃燒體系。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實驗室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隊伍建設、開放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累計獲得國家科技三大獎19項,其中16項為第一獲獎單位。
創意世界:在創新發展過程中,中心提供了哪些服務?是否取得了相應實效?
王樹榮:浙江大學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自2020年以來連續4年持續為實驗室核心團隊在生物質與固廢清潔處置及資源化能源化利用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提供多元融合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涵蓋知識產權素養教育、申請前評估、技術挖掘與布局等。
在人才培養方面,通過定制化講座、嵌入式課程、定向指導等方式有效提升團隊的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在技術成果保護方面,通過專利導航、申請前評估等服務,圍繞重大技術開展專利分析、技術點的深度挖掘、海外專利布局等服務,助力團隊突破技術瓶頸,形成高質量的知識產權;在技術成果轉化方面,促進團隊與業內龍頭企業建立合作,完成相關示范工程的建設。
中心從創新人才培養、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定量化服務等維度,綜合運用知識產權信息,持續為重點實驗室在核心領域形成高質量知識產權與成果轉化應用提供了立體化服務,成效顯著。
創意世界: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涉及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全鏈條。作為創新主體,您對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還有哪些建議?
王樹榮:我希望各個公共服務網點之間能加強聯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清單,并且能提供專業領域的特色服務,滿足專業領域的個性化需求。目前全國建立了數百個公共服務網點,有高校中心、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公共服務網點等,每個網點的服務各有特色。作為全國重點實驗室,我們的需求相對多元化,如果能夠強化各個服務網點之間的聯動,我們通過其中一個網點,就能撬動所需的各種服務資源。比如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專利快速預審、法律服務等以融合一體化的形式提供,將會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更多的便利。
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內涵豐富,各種服務類型也相對齊全,建議適時推出圍繞專業領域的特色服務。比如在能源領域建立與能源相關的特色服務機構,定期發布能源方面的知識產權動態資訊、開展能源領域的專業化知識產權培訓等,為實驗室研究人員系統掌握知識產權創造、保護與運用方面的專業知識,提供系統化服務。(受訪人 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王樹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