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埃塞俄比亞是全天候戰略伙伴。兩國同為發展中大國、金磚成員國,合作基礎深厚、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特別是中埃兩國在“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中開展了一系列務實合作。在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召開期間,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了埃塞俄比亞知識產權局局長烏爾都·耶莫索·巴拉基,回顧了中埃知識產權合作的“高光時刻”。
中國知識產權報 記者:中埃(塞俄比亞)兩局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的哪些知識產權合作令您印象深刻?特別是2023年埃塞俄比亞受邀正式成為金磚國家成員后,您期待兩局在知識產權領域繼續深化哪些合作?
烏爾都·耶莫索·巴拉基: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埃塞俄比亞知識產權局的合作始于2011年,雙方于當年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MoU)。在中埃兩國科技、經貿、社會發展合作框架下,我們的合作旨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意識培養和能力建設。具體包括加強專利審查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培訓專利審查員、開展知識產權獎學金項目及信息交流與共享。加強知識產權合作也是“一帶一路”國家的普遍愿景。
在過去幾年中,我們成功實施了2016年簽署的第一份行動計劃。來自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資深專家來到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為我們的審查員提供了專利和工業品外觀設計方面的實用培訓,培訓跨度3年。去年,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暨地理標志國際研討會期間,我有幸在濟南會見了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回顧了我們的雙邊合作。在那次會議上,我們重申要擴大現有的伙伴關系,加強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相關事務上的雙邊關系,我還表達了進一步提升地理標志領域知識產權雙邊合作以大力支持鄉村經濟和促進鄉村振興的必要性。因此,中埃兩局即將簽署第二份行動計劃,將我們的合作提升到更高水平。
加入金磚國家創造了難得的機遇。我們深知,金磚國家知識產權部門始終秉持著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因此,我們期待在培訓和審查員交流、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和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制定,以及知識產權社會意識培養等方面得到更多支持。我們希望即將舉行的第16次金磚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中國知識產權報 記者:近年來,中埃兩國就密切對接基礎設施建設、綠色發展、投資興業、非洲農產品輸華“綠色通道”建設等事項達成諸多共識。您認為兩局知識產權工作對這些事項產生了怎樣的支撐與推動?今后希望繼續在哪些方面加深合作?
烏爾都·耶莫索·巴拉基:誠然,中國和埃塞俄比亞保持著強有力的合作,在多個領域存在共同利益。今年7月,在亞的斯亞貝巴舉行的第三屆埃中科技合作聯委會會議期間,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在技術轉讓、人力資源開發和建立科學實驗室等方面的合作。我相信,這項協議將加強知識產權制度在促進創新和技術轉讓方面的作用。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們將簽署落實合作協議的第二份行動計劃,我同樣在金磚國家知識產權框架下提及要深化中埃知識產權重要合作領域。我們希望通過與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合作,建立起一個做強科研機構、推動技術進步、促進技能發展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創新生態系統。
中國知識產權報 記者:您如何評價“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您對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有怎樣的期待?
烏爾都·耶莫索·巴拉基:作為第三屆高級別會議,它將為我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機會,回顧并評價前兩屆會議決策的成效和進展。在我看來,前兩屆會議為中國和金磚國家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知識產權合作創造了機會。事實上,包括埃塞俄比亞在內的大多數金磚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的認識有限,因此有必要讓公眾認識到建立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必要性,同時要不斷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能力建設。很高興看到,此次會議主題進一步突出了深化知識產權合作、促進區域發展。
總之,此次會議為所有與會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分享全球知識產權制度的成功經驗和變化趨勢,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利用知識產權促進各經濟領域的發展和轉型。我迫切希望與金磚國家,特別是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分享經驗,了解更多全球發展動態,加強合作共促。(李楊芳 薛佩雯)